新闻动态

MCM出品 | 希望与幸福之城(下)——21世纪的“幸福”城市规划


image.png 

摘要

21世纪,城市规划历经几千年的实践向幸福城市的规划迈进,而一座具有幸福感的城市又与创新、创意有所关联。如何建造“幸福城市”?请查收一份设计指南建议。

 

柯布西耶和那些受他的观点影响的规划者们身上,我们对规划、建筑、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了更多的了解。

更务实的规划者专注于改善邻里关系,提升交通和基础设施效率,解决最近一轮席卷城市的“绅士化”问题。尽管对于他们来说,追求幸福似乎是无法实现的,但幸福总是隐藏在每一个深思熟虑的计划中;人们向往生活质量高、环境整洁、价格适中的居住区。虽然这些追求可能被其他因素掩盖了,但却真实存在。在过去,了解幸福的维度几乎不可能与城市生活所扮演的角色一起评估。相关文献中充斥着城市生活的负面影响——更大的压力、精神疾病、与世隔绝——直到最近,我们才开始探索幸福生活的社会驱动因素。

幸福是什么?怎么衡量?从2011年开始,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65/309号决议“幸福:迈向发展的整体定义”,将这一问题提到了最重要的位置。第二年,第一份世界幸福报告——《福祉和幸福:定义新经济范式》发表。该报告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主持的联合国高级别会议的文本。

image.png 

世界幸福报告https://worldhappiness.report/

 

《世界幸福报告》现在每年出版一次,调查156个国家公民的幸福程度。今年,2020年的报告首次通过分析城市环境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对城市进行排名。排名第一的是芬兰赫尔辛基,之后依次是丹麦奥胡斯、新西兰惠灵顿、丹麦哥本哈根、挪威卑尔根、挪威奥斯陆、以色列特拉维夫、瑞典斯德哥尔摩和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前十名中人口最多的是第十名布里斯班250万。前十名城市的总体平均人口为41.9万。

image.png 

芬兰 赫尔辛基

 

幸福感和城市规模之间的这种关联也适用于创新。许多最幸福的人群也是最有创造力的。世界上许多最具创意的城市,如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和特拉维夫都是幸福度最高的城市。而在美国,如旧金山、西雅图、明尼阿波利斯、波特兰和奥斯汀都被列为美国最幸福和最具创意的城市。这些城市的人口都大大低于100万,其中多个城市人口仅有近50万。随着人们源源不断地被吸引到城市中心,规划者需要更加关注那些使人们既快乐又创新的因素。为应对城市日益加深的复杂性危机,这些因素在城市规划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正如著名的人类行为记录者——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一个城市就是它的人民”。人类居住区的巨大成就并不是它的建筑和基础设施本身,而是它通过增强我们处理不断深化的复杂性问题的能力来减少我们的恐惧和焦虑,增加快乐和幸福从而改善生活。城市本身是未来希望的物化表现。很多城市建成于几个世纪以前,它们存在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人类生命体的时间周期。面对未来的复杂性,人类最艰巨的任务是,要建设适应性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这要求我们运用一套不断扩展的工具来保持社会和公民的创新驱动力。

很有必要再次提到塞尔达,他呼吁我们先要研究人类的现状,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人类的动机和需要,然后再承担这样一项庄严的任务去规划人们应该如何生活。尽管当代城市规划的潜在挑战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其复杂程度却是史无前例的。在过去,诸如文化剧变、气候变化或疾病疫情等外部因素会迫使我们放弃居住的城市,或一次又一次地重建城市,亦或搬迁到其他地方,但是今天我们已经没有其他可去之处了。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必须将我们所使用的工具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很多方面来说,它们必须具有变革性。

image.png 

城市数据网络

 

就像我们的“即时”文化预见到了要创造工具帮助我们规划和管理现代城市一样,我们的工具也正在变得“智能”。这些智能工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帮助我们应对挑战。城市,以及更大范围的私营企业,已经投入巨资建设数据收集网络,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效率、更舒适、更具韧性。但是我们如何使用它们将决定它们是否能让我们感到充实和快乐。

那么我们从哪里开始呢?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来建设有韧性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城市?如果居民不快乐,城市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从广义上来说,设计可持续发展城市首先要理解和认可什么构成了个体幸福。

《世界幸福报告》强调了实现幸福的诸多因素。该报告指出了幸福城市和智慧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了在创建幸福和可持续发展城市方面数据驱动的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报告中举了一个迪拜“智能幸福项目评估”(SHAPE)工具的例子。他们的目标是把几个智慧城市的调查数据与居民的幸福感关联起来。这为城市提供了一个数据驱动的工具,用于优先考虑哪些项目能产生最高程度的个人幸福感。《世界幸福报告》指出,社会幸福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平等,加强社会凝聚力,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机会,提供价格合理的住房以及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安全感。

数字革命已经成熟到不再需要将城市生活中的便利设施固定在大城市。较小的卫星城就可以提供满意的就业、现代医疗、优质教育、领先的研究和创新,这可以更好地平衡生活方式、经济成本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智慧卫星城市能够抵御以星巴克和麦当劳为代表的全球文化同质化影响,并保留人类居住区首要的关键因素,即个人和文化身份。一个既可以固定安居又可以在更广阔的世界中进行数字化选择的社区,让我们能够在接触外界的同时,更好地保持我们的个体及文化身份。

image.png 

卫星智能城市

 

“幸福城市”规划设计指南

城市规划者和所有的社区领导者应该尽一切努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幸福报告中的要求。这些建议可以细化为实用的设计指南,包括:

创新

智慧城市拥有建立创新实验室的数据资源。城市规划者有史以来首次能够评估人们对颜色、形状、空间、各种环境的心理反应,从而量化其对我们幸福感的影响。

数据

规划者拥有智能数据资源和计算机处理能力(人工智能辅助),可以进行更加理想化的城市规划。规划不是基于实际场地的参数,而是根据未来居民的需求而设计的。

可持续性

规划者有责任尽可能多地设计减少温室气体足迹的元素;从设计碳吸收景观,到雨水收集和实施低影响建筑法规等。

风险抵御能力

城市复杂性加深会引发风险,需要进行风险抵御能力规划,以减少焦虑,提高安全性,并规划防范诸如流行病等不可预见的干扰因素

心态

规划者应将心理理解和需求作为其项目分析和设计的基本部分。

刺激

人类的关键需求之一是寻求刺激。我们需要创造一种能够提供多种体验的城市环境。

数字化

规划者需要将尽可能多的居民的城市生活愿望通过网络实现,以减少破坏性物质的使用和能源消耗。

压力

减轻环境压力需要减少噪音和当地的污染源,通过减少市区汽车专用地(行车道)来减少车辆对环境的影响,这些都是幸福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通性

构建空间以促进社区意识、社交互动和与地球的联系。通过构建“成长性”空间来促进健康生活。

身份

每项规划都需要考虑象征意义、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目标的表达。

规模

人口规模和密度中等的城市有利于人们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交流互动,能够提供良好的步行条件、促进基础设施的用途多样化以及发挥能源的最佳效率。

 

从农耕社会到以城市为基础的信息化(数字化)社会,人类似乎即将以一种最为深刻的方式结束这段9000年的历程。这段历程所带来的益处和风险都是显而易见。人类接近了一个临界点,即我们现在做出的有关城市生活方式的抉择将会最终决定城市乃至我们自身的最终命运。我们的工具应运而生;从驯养到犁耕,再到人工智能,我们已经进化出了能够塑造自己命运的能力。我们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唯一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应该遵从塞尔达的愿望,能够并且应该把城市设计成滋养人类精神的地方。